发表时间: 2021-11-18 14:52:58
作者: 珠海澎湃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浏览:
8.1 给 水
8.1.1 冷库的水源应就近选用城镇自来水或地下水、地表水。
8.1.2 冷库生活用水、制冰原料水和水产品冻结过程中加水的水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的规定。
8.1.3 生产设备的冷却水、冲霜水,其水质应满足被冷却设备的水质要求和卫生要求。
8.1.4 冷库给水应保证有足够的水量、水压,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冷库生产设备的冷却水、冲霜水用水量应根据用水设备确定。
2 冷凝器采用直流水冷却时,其用水量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Q——冷却用水量(m3/h);
ф1——冷凝器的热负荷(W);
C——冷却水比热容,C=4.1868kJ/(kg·℃);
△t——冷凝器冷却水进出水温度差(℃)。
3 制冰用水量应按每吨冰用水1.1m3~1.5m3计算。
4 冷库的生活用水量宜按25L/人·班~35L/人·班,用水时间8h,小时变化系数为2.5~3.0计算。洗浴用水量按40L/人·班~60L/人·班,延续供水时间为1h。
8.1.5 冷库用水的水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蒸发式冷凝器除外,冷凝器的冷却水进出口平均温度应比冷凝温度低5℃~7℃。
2 冲霜水的水温不应低于10℃,不宜高于25℃。
3 冷凝器进水温度最高允许值:立式壳管式为32℃,卧式壳管式为29℃,淋浇式为32℃。
8.1.6 冷库冷却水应采用循环供水。循环冷却水系统宜采用敞开式。
8.1.7 冷却塔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冷却塔热力性能应满足设计对水温、水量及当地气象条件的要求。
2 风机设备应是效率高、噪声小、运转安全可靠、耐腐蚀、符合标准的产品。
3 冷却塔体、填料的制作、安装应符合国家有关产品标准。
4 冷却塔运行噪声应满足环保要求。
8.1.8 计算冷却塔的最高冷却水温的气象条件,宜采用按湿球温度频率统计方法计算的频率为10%的日平均气象条件。气象资料应采用近期连续不少于5年,每年最热时期3个月的日平均值。
8.1.9 冷却塔循环给水的补充水量,宜按冷却塔循环水量的2%~3%计算。蒸发式冷凝器循环冷却水的补充水量,宜按循环水量的3%~5%计算。
8.1.10 循环冷却水系统宜采取除垢、防腐及水质稳定的处理措施。
8.1.11 寒冷和严寒地区的循环给水系统,应采取如下防冻措施:
1 在冷却塔的进水干管上宜设旁路水管,并应能通过全部循环水量。
2 冷却塔的进水管道应设泄空水管或采取其他保温措施。
8.1.12 制冷压缩机冷却水进水宜设过滤器,出水管上应设水流指示器,进水压力不应小于69kPa。
8.1.13 冷库冲霜水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空气冷却器(冷风机)冲霜水宜回收利用。冲霜水量应按产品样本规定。冲霜淋水延续时间按每次15min~20min计算。
2 速冻装置及对卫生有特殊要求冷间的冷风机冲霜水宜采用一次性用水。
3 空气冷却器(冷风机)冲霜配水装置前的自由水头应满足冷风机要求,但进水压力不应小于49kPa。
4 冷库冲霜水系统调节站宜集中设置,并应设置泄空装置。当环境温度低于0℃时,应采取防冻措施。有自控要求的冷间,冲霜水电动阀前后段应设置泄空装置,并应采取防冻措施。
5 冲霜给水管应有坡度,并坡向空气冷却器。管道上应设泄空装置并应有防结露措施。
8.1.14 当给排水管道穿过冷间及库体保温时,保温墙体内外两侧的管道上应采取保温措施,其管道保温层的长度不应小于1.5m。冷库穿堂内给排水管道明露部分应采取保温或防止结露的措施。
8.1.15 冷库内生产、生活用水应分别设水表计量,并应有可靠的节水、节能措施。
8.2 排 水
8.2.1 冷却间和制冷压缩机房的地面应设地漏,地漏水封高度不应小于50mm。电梯井、地磅坑等易于集水处应有排水及防止水流倒灌设施。
8.2.2 冷库建筑的地下室、地面架空层应设排水措施。
8.2.3 冷风机水盘排水、蒸发式冷凝器排水、贮存食品或饮料的,冷藏库房的地面排水不得与污废水管道系统直接连接,应采取间接排水的方式。
8.2.4 多层冷库中各层冲(融)霜水排水,应在排入冲(融)霜排水主立管前设水封装置。
8.2.5 不同温度冷间的冲(融)霜排水管,应在接入冲(融)霜排水干管前设水封装置。
8.2.6 冷风机采用热氨融霜或电融霜时,融霜排水可直接排放。库内融霜排水管道可采用电伴热保温。
8.2.7 冲(融)霜排水管道的坡度和充满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的规定。
8.2.8 冷却物冷藏间设在地下室时,其冲(融)霜排水的集水井(池)应采取防止冻结和防止水流倒灌的措施。
8.2.9 冲(融)霜排水管道出水口应设置水封或水封井。寒冷地区的水封及水封井应采取防冻措施。
8.3 消防给水与安全防护
8.3.1 冷库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及《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40设置消防给水和灭火设施。
8.3.2 冷库内的消火栓应设置在穿堂或楼梯间内,当环境温度低于0℃时,室内消火栓系统可采用干式系统,但应在首层入口处设置快速接口和止回阀,管道最高处应设置自动排气阀。
8.3.3 库区及氨压缩机房和设备间(靠近贮氨器处)门外应设室外消火栓。大型冷库的氨压缩机房对外进出口处宜设室内消火栓并配置开花水枪。
8.3.4 大型冷库的氨压缩机房贮氨器上方宜设置水喷淋系统,并选用开式喷头,开式喷头保护面积按贮氨器占地面积确定。开式喷头的水源可由库区消防给水系统供给,操作均可为手动。
8.3.5 大型冷库氨压缩机房贮氨器处稀释漏氨排水及紧急泄氨器排水应单独排出,并在排入库区排水管网前应设有隔断措施,并配备有事故水池,提升水泵。事故水池内稀释漏氨排水及紧急泄氨器排水应经处理达标后排入市政排水管网或沟渠。
8.3.6 大型冷库和高层冷库设计温度高于0℃,且其中一个防火分区建筑面积大于1500m2时,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当冷藏间内设计温度不低于4℃时,应采用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当冷藏间内设计温度低于4℃时,应采用干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或预作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