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采暖通风和地面防冻
9 采暖通风和地面防冻 9.0.1 制冷机房的采暖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制冷机房内严禁明火采暖。 2 设置集中采暖的制冷机房,室内设计温度不宜低于16℃。 9.0.2 制冷机房的通风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8 给水和排水
8.1 给 水 8.1.1 冷库的水源应就近选用城镇自来水或地下水、地表水。 8.1.2 冷库生活用水、制冰原料水和水产品冻结过程中加水的水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的规定。 8.1.3 生产设备的冷却水、冲霜水,其水质应满足被冷却设备的水质要求和卫生要求。
7 电 气
7.1 变配电所 7.1.1 大型冷库、高层冷库及有特殊要求的冷库应按二级负荷用户供电,中断供电会导致较大经济损失的中型冷库应按二级负荷用户供电,不会导致较大经济损失的中型冷库及小型冷库可按三级负荷用户供电。 7.1.2 当供电电源不能满足负荷等级的要求时,应设置柴油发电机组备用电源。备用电源的容量应满足冷库保温运行的需要,并应满足消防负荷的需要,应按其中较大者确定。如正常电源停电时要求
6 制 冷
6.1 冷间冷却设备负荷和机械负荷的计算 6.1.1 冷间冷却设备负荷应按下式计算: QS=Q1+pQ2+Q3+Q4+Q5 (6.1.1) 式中:QS——冷间冷却设备负荷(W); Q1——冷间围护结构热流量(W); Q2——冷间内货物热流量(W);
5 结 构
5.1 一般规定 5.1.1 冷间宜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也可采用砌体结构。 5.1.2 冷间结构应考虑所处环境温度变化作用产生的变形及内应力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温度变化作用对结构引起的不利影响。 5.1.3 冷间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时,伸缩缝的最大间距不宜大于50m。如有充分依据和可靠措施,伸缩缝最大间距可适当增加。
4 建 筑
4.1 库址选择与总平面 4.1.1 冷库库址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符合当地总体规划的要求,并应经当地规划部门批准。 2 库址宜选择在城市规划的物流园区中,且应位于周围集中居住区夏季最大频率风向的下风侧。使用氨制冷工质的冷库,与其下风侧居住区的防护距离不宜小于300m,与其他方位居住区的卫生防护距离不宜小于150m。
3 基本规定
3.0.1 冷库的设计规模以冷藏间或冰库的公称容积为计算标准。公称容积大于20 000m3为大型冷库;20 000m3~5000m3为中型冷库;小于5000m3为小型冷库。 公称容积应按冷藏间或冰库的室内净面积(不扣除柱、门斗和制冷设备所占的面积)乘以房间净高确定。
2 术 语
2.0.1 冷库 cold store 采用人工制冷降温并具有保冷功能的仓储建筑群,包括制冷机房、变配电间等。 2.0.2 库房 storehouse 指冷库建筑物主体及为其服务的楼梯间、电梯、穿堂等附属房间。 2.0.3 穿堂 anteroom 为冷却间、冻结间、冷藏间进出货物而设置的通道,其室温分常温或某一特定温度。 2.0.4 冷
1 总 则
1.0.1 为使冷库设计满足食品冷藏技术和卫生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采用氨、氢氟烃及其混合物为制冷剂的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以下简称为氨或氟制冷系统),以钢筋混凝土或砌体结构为主体结构的新建、改建、扩建的冷库,不适用于山洞冷库、装配式冷库、气调库。 1.0.3 冷库设计应做到技术先进、保护环境、经济合理、安全适用。 1.0.4 本规范规定了冷库设计的基本技术要求。